什么才是好的营销手段?如何做社群营销?

时间:2016-03-08 11:52 来源:未知 作者:小编 浏览: 123

  那些营销手段还管用吗?

  “撒大网,捞漏网之鱼”。通过补贴、赠品、优惠给予客户实在的利益,“大面积地推”,换取流量,再转换为用户,这是传统的营销玩法。但这样做是否真的有效?是否能真正吸引到想要的客户群呢?

  用这种方式吸引到的用户可能是“贪小便宜”的,忠诚度不高。尤其在一些面向中高端客户群的行业里,这的作法得不偿失的,越来越多用户把时间成本和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看得更加重要。

  “羊毛出在狗身上,让猪买单”。在一个领域不赚钱甚至亏钱,导入流量,再通过其他领域匹配切入来赚钱。方法本身没有错,也不新鲜,但在现代商业里,往往被过度“强调”与“设计”。作为一种商业工具,若未能很好地理解其本质,未能把心思放在其核心内容上,就会本末倒置,效果适得其反了。要知道,客户绝不是“傻子”,就算能被“忽悠”一次,也不会一直“上当”的。

  那么,什么才是好的营销手段呢?这里没有标准答案,看是什么样的行业、业态以及所面对的客户群体。

  比如,文化产业“主要看气质”,餐饮行业“主要看价值”。再进一步说餐饮业,除了食物本身,还需要细分关注:比如,高收入人群注重尊享感,中产阶级看重氛围,低收入人群更关心价格。

  所以,针对了特定的行业的特定人群,才能给出好的营销策略。精准营销,在未来商业社会里,会变得越来越重要,也越来越有效,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。

  传统的营销手段未必无效,创新的营销手段未必一定有效。我们看到太多一时间炒得火热,也死得很快的所谓“商业模式”。忽略了企业的核心,过分强调营销,才是悲剧。

  如果,非要说有啥管用的营销手段的话,我想说,往往越是简单的,反而越有效。

  两个字:口碑

  商业& 行业的本质是什么?

  在谈社群之前,还要问一个问题:为何要做社群?无论打着怎样的号召,其背后都是为了转化客户,本质上是一种营销工具,不要为了做社群而做社群。

  关注一个常常被忽略却又是最重要的问题:所有的商业模式啊、策略啊,最终都要回到这个问题上来,即:要从事的这个商业领域或行业,它的核心本质究竟是什么?

  怎样的商业行为是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?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?企业又如何兑换出价值?

 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,其实不然,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实践去领悟。

  不一样的行业,其商业本质是大相径庭的。即便是同一行业,提供的看似是同一样产品,其本质也可能不同。比如,同样做手机,小米与华为的商业本质是截然不同的。这样讲,也许还是比较抽象,接下来的观点,我们来做补充探讨。

  你的目标客户群是什么?

  在我国,对于创业者最大的诱惑,就是庞大的市场体量。不过,当你想老少通吃的时候,基本上离失败也就不远了。

  道理人人都懂,做起来并不容易。分析出并坚持自己的定位,在实际经营中会遇到许多干扰(也可以称之为“机遇”),会让你偏离之前的客户群定位。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(也叫“初心”),放弃一部分客户与牺牲短期利益,方能走得更远。

  年龄,性别,职业,收入,阶层,婚姻状况,文化程度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客户信息分类,这远远不够。随着物质条件的基本满足,人们的更深层次的需求被激发出来,而且是千差万别的,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归类。细分再细分,越精准越好。在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,一个很小的利基市场也能成就一番事业。

  客户的痛点(痒点)是什么?

  企业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,解决客户的问题而产生价值,获得回报。在现代商业社会里,经营者的通病在于,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,提供可以提供的,自认为不错的东西,使客户“被迫”接受。

  发现客户的真正的痛点,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价值,比如“滴滴打车”等例子。这些企业的商业思路是从客户出发而非企业。客户的痛点究竟是什么,可能连客户本人也答不出来,因为没有其他选择,或惯性思维导致的。

  对于创业者,最怕就是自以为是,纸上谈兵,闭门造车。这时候需要做的是,深入的市场调研,比如找到目标客群详聊,用5个why的方法深度挖掘。这需要投入许多资源,但却是不能省却的功夫。日本经营者推崇的“现场”原则就正说明了这点,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,面对面的交流永远比冷冰冰的调查问卷要好。

  找到一个有价值的痛点,比想出一个“绝妙”的商业模式更为重要。另一角度讲,一个“绝妙”的商业模式,其实往往是建立在找到一个有价值的客户痛点之上的。

  如何做社群?

  说了那么多,回到正题,如何做社群。上面讲的所有东西,都是给这个话题做铺垫的。

  基于转化客户为目的的共识,我们就了解到,社群本身是一个工具,而非目的,做好的前提要先理解了商业的本质、找到目标客群及发掘客户痛点。

  做社群背后的逻辑是“人以群分”,将有相同利益诉求的人组成在一起,而组织者是一个平台提供商,为大家服务,既可以自己主导运营,也可以让社群自我生长。

  就拿比较常见的微信社群或QQ社群为例,在各种群泛滥的情况下,做好一个有黏度的社群越来越难,那么就需要:

  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内容

  人是趋利的,对没有价值的灌水/广告群,是毫无意义的。哪怕是红包乱飞,也不能从本质上产生价值,增加黏度。所谓提供价值,需要的是:干货的分享,信息的传递,头脑的碰撞,牛人的督导,群体的共修等。

  互动很重要

  没有参与感的社群就是耍流氓。组织者需要想一些有趣好玩的点子与大家保持互动交流,调动社群活跃度。比如,搞些有奖问答,或干脆用“机器人”来打理。同时,线下的见面交流也必不可少,短期可以保证新鲜度,长期也能保持人情温度。

  社群不宜过大

  最好控制在150人左右,便于管理,至于理论原理,可以百度“150人法则”。一般来说,大于百人的社群,活跃人员占社群的20%就很不错了。

  严格的群规与管理

  “劣币驱逐良币”,不要让个害群之马坏了辛辛苦苦打造的社群氛围,这点对于好的社群尤为重要。好的社群,要有自己的清晰的文化价值观,更需要规则和管理来支撑实现。

  设立进入门槛

  例如缴费入群。事实证明,人们一旦付出经济代价,也会愿意付出时间代价,并更好的投入其中。这类社群的黏度和活跃度反而更高,价值感更强,管理成本更小。当然,前提是,客户为何要为入群而买单?你是否可以提供匹配的价值。

  回到“人以群分”的逻辑;人,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;人,是产生价值的重要要素。进入社群的人群本身也是一个重要门槛。这在现实社会中也是这样的,比如一个中学生是无法理解一群MBA在聊什么的,但是先进的技术使得这个“门槛”降低,就需要人为再提高“门槛”,才能提升社群的整体品质。

  自我运作的社群

  好的社群,应该是“人人有事做,事事有人做”。设立一个高效的体系和游戏规则,平台搭建者变成了幕后的“协调员”,让每个人真正参与进社群运作,各自扮演合适的角色,将不同的能量聚集起来,才将团队的效能最大化。

  当然,也并非所有的商业都适合做社群。有些链接性偏弱的行业,是很难甚至没有必要“赶时髦”去做社群的。相反,如果有一个核心主题或概念,就比较容易聚人了。

  本文只谈了社群本身和其背后的商业逻辑,不涉及“社群经济”。总的来说,真正了解所在行业的本质,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,通过全面系统的市场调研,分析找到客户的痛点或痒点,利用好手中的工具,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与良好的心态,坚持死磕,智慧地打造一个能自我生长的体系,方能迈向做好“社群”之路。

觉得本文有用?

精彩评论